陽俐春老人在指導弟子插繡
邵陽新聞網(wǎng)訊(袁光宇) 8月24日至25日,又是一個雙休日,盡管到了農忙季節(jié),但苗家插繡關峽傳承基地里卻一片歡聲笑語,陽俐春正和她的弟子在這里緊張傳承一度瀕臨失傳的苗家插繡。像這樣每逢雙休日為弟子授課,陽俐春已是第五個年頭了。
插繡是苗繡中的一朵藝術奇葩,起源于遠古時期的紋身技術,盛于明代。據(jù)史料記載,明嘉靖年間,綏寧苗家插繡已被列為朝廷貢物。目前在綏寧縣南片的關峽苗族鄉(xiāng)和在市苗族侗族鄉(xiāng),還依稀可以找到插繡的蹤影,但一直無法找到代表性傳承人。直到2007年,已經66歲高齡的唐家坊籍老人陽俐春拎著一大堆光彩奪目的插繡作品突然站到綏寧縣有關領導和專家面前,插繡無代表性傳承人的歷史才宣告結束。
1941年,陽俐春出生在綏寧縣唐家坊鎮(zhèn)下灣村。剛滿7歲,她就開始跟著祖母和母親學習插繡。15歲時,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繡花姑娘”。也許正因為她心靈手巧,1958年,17歲的陽俐春招工進入供銷部門工作;21歲時,又與同村的轉業(yè)軍人陽德長喜結連理。然而,“文革”來臨后,她家被抄了家,祖母、母親和她本人一家三代積累的數(shù)百件插繡藝術珍品,全部被付之一炬。尤其讓陽俐春傷心的是,從此她被剝奪了繡花的權利。
“文革”結束后的1977年,陽俐春萌生了重新拿起繡花針的念頭。那時還是物質匱乏時期,在綏寧根本買不到彩色絲線,她便不惜代價,遠赴邵陽、長沙、上海購買絲線。她還對插繡使用的繡花針進行了大膽創(chuàng)新,即把以前祖祖輩輩使用的箭竹針和鳥骨針,改為使用一次性醫(yī)用針頭,這就大大提高了繡花工具的制作時間和使用壽命。這時候的陽俐春已經不再滿足于在鞋帽上繡些小小的花鳥蟲魚,而是開始了探索創(chuàng)作大幅繡品。1991年,從單位退休后,陽俐春進入了創(chuàng)作高峰期。1998年她創(chuàng)作的大型插繡作品《花開富貴》,后來被收藏家開到了23萬元天價。
原先,陽俐春從事插繡僅僅是出于一種愛好。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與時俱進的陽俐春逐漸醒悟到自己掌握的是一項瀕臨失傳的藝術。2007年冬,陽俐春抱著自己的代表作找到時任綏寧縣副縣長的豐新妹,要求參加第二年的“四八姑娘節(jié)”。豐新梅驚喜地請來縣文化館館長王群榮等專家鑒定,專家一致認定,陽俐春懷里抱著的就是他們“踏破鐵鞋無覓處”的“苗家插繡”。
2008年,陽俐春在綏寧縣“四八姑娘節(jié)”上亮相并經當?shù)孛襟w報道后,立刻引來轟動。民俗學家認為,陽俐春和她的作品的出現(xiàn),標志著成熟的苗家插繡藝術重見天日,且結束了苗家插繡無代表性傳承人的歷史;民族學家認為,陽俐春的祖母系唐家坊鎮(zhèn)唐市村人,母親系李熙橋鎮(zhèn)人,她們都具有高超的苗家插繡藝術,說明綏寧北片自古就代代傳承著苗家文化,綏寧北片也應該自古便是苗民聚居之地,只不過北片民族融合的進度和程度相對南片要快、要深而已。
2010年,憑著高超的插繡技藝,陽俐春正式被認定為苗族插繡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并著手申報省級傳承人。此后,她多次參加我市的文化藝術節(jié)和全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今年5月,她代表我省出席了湘鄂皖贛四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聯(lián)展,當時我省僅抽調了10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參加;今年7月,她又出席了第二屆湘桂原生態(tài)風情節(jié)。
苗族插繡有一個其他繡品難以比擬的特點:繡布舊了,甚至爛了,而插繡圖案卻依舊鮮艷如新。陽俐春覺得插繡的這個特點放在自己身上也十分合適:自己個人的生命終究有限,但苗家插繡藝術需要永遠綻放光芒。為此,從2008年起,在綏寧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陽俐春在關峽苗族鄉(xiāng)創(chuàng)辦了一個苗家插繡傳承基地,僅嫡傳弟子就培養(yǎng)了15人。
【來源:邵陽晚報】
【作者:袁光宇】
【編輯:劉芳軍】